跳至正文
Home » 住房政策和房地产市场的差异:马来西亚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住房政策和房地产市场的差异:马来西亚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住房政策和房地产市场的差异:马来西亚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房地产市场是任何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的房地产市场通常是财富积累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马来西亚的住房政策和房地产市场在与其他国家比较时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与其他国家市场之间的几个差异。我们将探讨诸如可负担性、政府政策以及首次购房者面临的挑战等方面。

    1. 可负担性与房屋拥有权

    马来西亚的住房可负担性挑战

    可负担性已成为马来西亚日益严重的问题,且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过去十年间,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许多马来西亚人,尤其是来自吉隆坡、柔佛巴鲁和槟城等城市的年轻一代,难以实现拥有住房的目标。根据马来西亚国家银行2020年的报告,房屋拥有权正变得愈加困难,马来西亚房屋的平均价格已超过中位数家庭年收入的4.4倍。

    虽然政府如“可负担住房拥有计划”(HOC)等政策和其他举措旨在让中等收入群体更容易拥有住房,但许多人认为这些措施不足以解决问题。收入增长与房价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导致许多人难以实现拥有住房的目标。

    其他国家的可负担性比较

    相比之下,新加坡等国家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政策来控制房价。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制度,约80%的人口居住在政府建造的住房发展局(HDB)公寓内,旨在使不同收入群体的公民都能负担得起住房。HDB提供补贴公寓,并以折扣价格出售给新加坡公民。此外,政府还对外籍人士的房地产拥有权进行限制,以确保本地买家的优先购买权。

    在澳大利亚,住房可负担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悉尼和墨尔本等城市。然而,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了一些举措,如首次购房者补助和印花税减免,旨在减轻首次购房者的负担。尽管有这些措施,澳大利亚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世界上最难以负担的市场之一,主要城市的房价往往超过年收入的10倍。

    Singapore HDB

    2. 政府住房政策和举措

    马来西亚的政策和计划

    多年来,马来西亚已推出多项住房政策,以应对可负担性危机。主要举措包括:

    • PR1MA(Perumahan Rakyat 1Malaysia):旨在为中等收入的马来西亚人提供可负担的住房。然而,许多人认为,资格标准与马来西亚人实际收入水平不符。
    • MyFirst Home Scheme:旨在帮助年轻人和首次购房者购买他们的第一套房产,提供较低的首付要求和融资选项。
    • Rent-to-Own Schemes:一些开发商提供租购计划,作为买家进入市场的一种方式,无需大量前期资本,尽管这些计划并不普及。

    尽管有这些努力,马来西亚的政策常常受到批评,认为未能完全解决可负担性问题的根本原因,即房价与平均收入之间的高差距。

    其他国家的政府政策

    在德国,政府在住房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的可负担性和租户权益始终是优先考虑的事项。Mietpreisbremse(租金刹车)法案限制了在需求高的城市中房东提高租金的幅度,有助于为租户提供更大的稳定性。与马来西亚注重房屋拥有权不同,德国拥有庞大的租赁市场,约50%的人口租赁住房。

    在日本,政府的政策重点是通过公共住房项目提供足够的住房,并引入税收激励措施以鼓励城市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日本政府还为首次购房者提供低息贷款,类似于马来西亚的**MyFirst Home**计划。然而,与马来西亚将拥有住房视为一种重要成就不同,日本的租赁文化相对较少。

    3. 房地产中的外资投资

    马来西亚开放的房地产市场

    马来西亚的房地产市场相对开放,允许外国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购买房地产,例如在主要城市购买住宅物业的最低价格为100万马币。这引发了来自外国投资者,尤其是中国、新加坡和中东等国家的浓厚兴趣。

    外籍买家的涌入导致了房价的上涨,这反过来影响了本地买家的购房能力。然而,马来西亚政府已通过如外资税等政策来降温房地产市场,确保住房对本地居民仍然可负担。

    其他国家的外资投资

    相比之下,瑞士和丹麦等国家对外籍人士拥有房地产有严格的控制。在瑞士,外国人通常不能购买房地产,除非符合一定的居住或商业投资标准。类似地,在丹麦,外国人只有在该国居住至少五年后才能购买房地产。

    另一方面,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的房地产领域经历了大量外资涌入,这导致了房价的飞涨。这两个国家最近都出台了限制外籍购房者的措施,以使住房对本地买家更加可负担,包括外籍购房者税和限制外籍人士能购买的房产类型。

    4. 物业税和激励措施

    马来西亚的物业税制度

    在马来西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物业税相对较低。对房产所有者征收的主要税种是评估税,该税由地方政府根据物业的年租金价值征收。然而,税率因州而异,相较于美国或英国等国家,税率普遍较低。

    在房地产交易中,还有印花税,尤其是高价值房产的印花税可能相当高。虽然首次购房者和某些政府计划有免税优惠,但整体来看,房地产交易的税负处于中等水平。

    其他国家的物业税

    在美国,物业税要高得多,并且不同州之间差异显著。地方政府根据房产的评估价值征收物业税,税率通常超过房产价值的1%每年。这些税款用于资助地方服务,如学校和基础设施,形成了物业税与公共服务之间更直接的联系。

    在英国,有类似的地方税制(council tax),该税制基于房产的估计价值。此外,英国还对房地产交易征收印花税,价格较高的房产税率更高。这些税款增加了房产拥有的整体成本,从长远来看,使得拥有房产变得更加昂贵。

    总结

    总之,马来西亚的房地产市场受其独特政策和挑战的影响。虽然通过政府计划和举措努力解决可负担性问题,但房价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仍然是许多马来西亚人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新加坡、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相比,马来西亚的房地产市场对外资更为开放,这助长了主要城市房价的上涨。此外,马来西亚相对较低的物业税制度与英国和美国等国家较高的税负形成对比。

    最终,马来西亚在平衡本地买家、外资投资者和政府希望通过房地产行业实现经济增长的利益之间面临重大挑战。解决这些挑战将需要在住房政策方面持续创新,更好的外资监管,以及针对性地努力使普通马来西亚人的住房更加可负担。